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辽宁各民族民间文艺互鉴互补发展之路基于文化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1 07: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辽宁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存的省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广大民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自身民族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学艺术。这些民间文学艺术资源既为广大民众带来美好的精

辽宁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存的省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广大民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自身民族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学艺术。这些民间文学艺术资源既为广大民众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同时也成为辽宁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这些跃动于民众耳目口唇之际的鲜活艺术资源却渐趋式微。如何使这些宝贵的民间艺术资源地焕发艺术生命力,重新投入到当代辽宁文化建设中来,成为值得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解决问题需要广开思路,以达成破解问题的多元合力。辽宁各民族民间文艺历史地共存于同一文化场域,或曰同一宏观化的民俗文化圈中,形成了同异艺术因素共时在场的关联和互动关系。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对辽宁地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一定的助益作用。基于此种考虑,拟以文化场域理论为透视视角,针对辽宁各民族民间文艺跨民族互鉴互补发展问题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策略。

一、 关于场域及文化场域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是法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学大师,场域理论在其社会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场域理论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布迪厄认为,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1]。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布迪厄所理解的“场域”并非有具象化的边际或边界,而是呈现为某种客观的网络结构的建构。在此场域的组构要素中,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都是构成这一社区网络结构的因子和因素,这些因子和因素在此社区结构网络中在场的状态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呈现着相互牵扯、缠绕,变动不居的运动发展状态,形成一种内蕴丰富,具有吸附力的人类精神化的生存场域。为易于把握场域概念,布迪厄提出“资本”这一概念,他所说的资本并非经济领域的概念,而是指一种社会资源。这种资源是由劳动积累起来的,具有排他性和历史继承性[2]56。

由此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场域”构成要素主要是指社区中人与人之间复杂多元,且存在密切联动或互动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构成精神化的网络形态,这标志着“场域”的形成和存在。但问题的实质在于,所谓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化关系都是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浸渍和影响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外化的社会关系问题的实质内核是文化问题。社会既表现为各种关系的系统,也由各种文化所形构,所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社会上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构成各种场域,成为文化的场域,即文化场域。在文化场域中,布迪厄的资本概念依然存在,只不过这里的“资本”变成了“文化”。因为人受到各种文化、思想、习俗影响,其行为和想法都将通过“文化”付诸实现,走向现实。这个想法走向现实的过程就是文化场域对人产生作用的过程[2]57。

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肇端,在一些社会学者的思考和探讨中,文化场域理论应运而生。文化场域理论与场域理论并非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更凸显了场域中相互牵扯的文化要素及其作用。

二、 文化场域与民间文艺

文化场域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因子和因素构成的社会精神化的网络结构。初看文化场域定义,似乎与民间文艺不存在密切的关联,但其实民间文艺是内在于特定社会的整体文化场域中的一种兼具审美性和娱乐性的精神文化现象。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民间文艺作为与广大民众生存体验相伴而生的精神文化形态,既直观、形象地表现着广大民众喜怒哀乐之生存化情感,同时也以素朴而具艺术魅力的形式蕴含着广大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存观及对民间人际道德伦理关系的情感化评判尺度。

特定社区文化场域所具有的极其厚重的文化背景和内蕴也对该社区口耳相传的民间文艺具有一种思想内蕴及艺术特质等方面的宏观性的规约影响作用,使某一地域民间文艺总是具有一些共性的艺术品貌或特色。

民间文艺因其生于民间、长于民间而具有极强的亲民性,同时也具有极强的民心、民情感召力。这种精神文化形态在社区文化场域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相互依托的关系。

三、 文化场域理论观照下的辽宁各民族民间文艺互鉴互补发展策略

辽宁是多民族共存的省份,民间文艺较之于其他地域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局面。正是因为带有东北独特文化背景的宏观文化场域的影响,辽宁各民族所创造的民间文艺既有各自的发展途径,又呈现出交流互融之势。交流共荣是当今文化之世界性的发展趋势,辽宁各民族民间文艺之间也应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世界性背景、趋势下抢占发展先机。本文试图以文化场域理论为观照背景,探讨辽宁各民族民间文艺互鉴互补发展策略。

文章来源:《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lnszxb.cn/qikandaodu/2021/0311/801.html



上一篇:乱世不辍修志业民国时期的修志新特点及辽宁官
下一篇:土地乐和等着瞧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研究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