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关雪峰:『明医』传承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4 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立足『康复』,强化执行力,打造『四明』观,继承之后出新,关雪峰正在带领『辽中医』人拓展下一步棋局。 “你们赶上了中医发展史上最好的时候。”8月30日,辽宁中医药大学新生

立足『康复』,强化执行力,打造『四明』观,继承之后出新,关雪峰正在带领『辽中医』人拓展下一步棋局。

“你们赶上了中医发展史上最好的时候。”8月30日,辽宁中医药大学新生典礼上,关雪峰勉励学生,话里透着对中医的自信,也有着身为该校副校长,以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辽宁中医”)带头人的自豪。

他的自豪不无道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医界便流传一个说法:南学广东,北学辽宁。后者,指的便是辽宁中医。经多年发展,该院在特色疗法和中医康复领域的成绩已得到各方高度认可。

“这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和前几任班子的艰苦奋斗和前瞻布局也息息相关。”关雪峰强调,建院60余年间,辽宁中医的文化代代相传,现任领导班子只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话虽如此,细数过往可知,1996年毕业留校,2003年成为院办主任,2007年成为副院长,2014年成为院长,关雪峰亦从“先锋”到“将军”,再变成为“主帅”,一直战斗在辽宁中医做大做强的前沿阵地上。

“康复”树标杆

“健康中国”尚未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在绝大多数医院尚未意识到中医康复的无限可能之时,作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基地的辽宁中医已先行一步,收获累累硕果。

辽宁中医康复中心暨辽宁省中医院慢病医院(以下简称“康复中心”)于2010年落成并投入使用,而今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现代康复和传统康复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康复中心。

时间上溯7年。2006年,时任辽宁中医院长的杨关林和领导班子开始初步规划,力求打造一所全国一流的中医医疗康复中心;2008年12月18日,伴随6.7万平方米新病房大楼的投入使用,辽宁中医原住院部改造工程启动;2010年12月18日,康复中心建成。

1972年出生的关雪峰,身上有着东北人的干练与雷厉风行,其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历练期恰与康复中心的创建期重合。作为班子成员之一,他当时秉持的理念和医院目标相同:温饱过后,民众对就医体验和康复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顺应这一趋势大有可为。

忆及过往,关雪峰很是感慨。“虽然难,但必须干,还要干好。”

最大难点是缺少专业康复医师。在500张病床的规划面前,医院康复科当时仅有的15名医务人员无异于杯水车薪。为此,在医院内部,关雪峰一次次穿梭于各相关科室,谈条件,拉人头;对外,遍寻外援,引进人才。几年建设期间,关雪峰像一台“永动机”,时刻满负荷运转。

对此,关雪峰和领导班子摸索半年后,最终拿出了一套“双向计费”方案,即将执行科室的收入1:1匹配给临床科室作为医疗收入。这一做法,实际上是由医院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康复中心医护人员的政策性补贴。此举一出,相关人员的积极性被最大程度调动起来,成为推动康复中心“扬帆起航”的一剂良药。

万事俱备后,“只欠”患者。关雪峰至今清楚地记得,2010年12月18日,康复中心开诊第一天,只进来5位患者,其中包括他的父亲。“今天是五位,但总有一天能达到五百位。”从那之后,在每周的例会上,关雪峰都会为大家鼓劲儿。

以上目标,关雪峰设定的是三年时限。结果,仅一年多后就实现了。至今,康复中心开放床位已达700张,一床难求,日门诊量达千余人次,几年间接待各方参观考察者千余人次。

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康复中心最初“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打造中医康复航母”的办院宗旨,以及风湿、心肺、骨伤、脑病、老年病等13个康复疗区的创设,传统康复、现代康复、药浴、治未病、药膳等8大特色治疗中心的建立,加之挖掘、整理、创新了整脊、蜡疗、雷火灸、火疗、中药熏蒸等百余种传统疗法。

其中,药浴中心和治未病中心等成为亮点。“专设药浴中心,在全国绝无仅有。”关雪峰告诉记者。

“四明”塑内涵

多年来,关雪峰没有停止对治未病的思考。在他看来,首先,治未病理念应融入科室,融入每个中医师的血液中。同时,也要用整体观来看待问题,明晰预防、治疗和康复之间的逻辑。

“很多人将重点落在‘防’上,但抓手在哪里?”关雪峰提出一个思路:从治未病到治疗,再到康复,形成一体化的闭环,辅以传统疗法和现代疗法,“一体两翼”,理念贯通,又有了具体抓手,方为整体规划之道。

文章来源:《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lnszxb.cn/qikandaodu/2020/1014/523.html



上一篇:2014年辽宁省老年人群糖代谢异常流行状况及影
下一篇:《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材》即将正式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