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现状(2)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8 05: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3 CVD主要危险因素聚集构成情况[n(%)]注:与农村比较,aP<0.05? 3 讨 论 CVD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

表3 CVD主要危险因素聚集构成情况[n(%)]注:与农村比较,aP<0.05?

3 讨 论

CVD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7-8],是当今导致患者负担加重的主要疾病之一[9]。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模式和饮食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全国CVD患者已达2.9亿,本调查显示,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CVD患病率为4.8%,标化率为3.9%,均高于天津市和平区[10]和江苏省海安县[11]。不同地区CVD病因由于不同的生物因素和人群特性存在差异,因而在辽宁省西部地区开展CVD危险因素的研究,对提高该地区CVD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12-13]。本调查显示,辽宁省西部地区农村居民CVD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男性CVD患病率高于女性,且CVD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均与国内的有关调查结果一致[14-17]。国内CVD患病率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且农村高于城市,这可能与农村多年的生活环境有关;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女生活和生产行为因素、社会角色及生理差异有关;老年人患病率最高,可能与人体脏器逐年衰老和危险因素随时间长期积累有关。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CVD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8-22]。本调查显示,城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居民CVD患病率低于农村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农村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薄弱、生活水平低、医疗水平差、重体力劳动、居住环境差等原因有关。

CVD危险因素的聚集作用远远大于单个因素产生的作用,其会增加患者CVD的患病率。本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西部地区居民至少具有1个CVD危险因素的占63.7%,至少具有2个危险因素的占24.8%,同时具有全部被调查的CVD危险因素占0.2%。农村居民在CVD危险因素个数聚集的构成中均高于城市居民,5个主要CVD危险因素有着农村地区分布的特点。故应着重关注辽宁省西部地区农村居民,降低CVD危险因素的存在,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减少CVD的发生。

△通信作者,E-

心脑血管疾病(CVD)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该类疾病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代谢综合征等原因导致,表现为大脑、心脏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病变。现代人群中常见的CVD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1]。CVD是严重威胁当今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第1、2位死亡原因[2-3]。在我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CVD,占居民全部死亡原因的40%左右,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4]。如果CVD继续流行下去,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2 330万人死于CVD。为了更好地了解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CVD患病状况,本调查利用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项目-慢病示范区建设中的辽宁省西部地区资料,对CVD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4年7—9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本次调查。根据经济状况和地理位置共抽取城区1个层,农村县1个层。县/区随机抽取4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2个村(社区),以家庭户为单位,每户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的18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所有在该家庭内共同居住超过半年的人员,如保姆、雇工等非亲缘关系的成员,共计2 312户4 210名居民,有效问卷4 205份,问卷有效率为99.9% 方法1.2.1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参照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采用入户问卷调查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对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家庭一般人口学特征、情况、体格检查等 体格检查 采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和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并合格的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测量,测量的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糖、腰围。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2次,取平?实验室检查 抽取调查对象清晨至少空腹8 h静脉血,检测空腹?诊断标准 高血压:连续进行2次测量,间断至少2 min,取2次血压均值作为个体血压值,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平均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 mm Hg或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糖尿病[5]:FBG≥126 mg/dL(7.0 mmol/L)。体重指数(BMI)[6]=体重(kg)/[身高(m)]2,我国营养状况评定采用的标准为:BMI<18.5 kg/m2为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23.9~27.9 kg/m2为超重,>27.9 kg/m2为肥胖。吸烟:每天吸烟大于或等于1支,连续或累计6个月或以上者,包括截至调查时戒烟时间少于或等于10年。高血脂:自述以往有高血脂病史或目前正在服用降脂药物者 质量控制 采用统一的培训教材和现场调查工作手册进行培训,采用统一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统一质控标准与程序共同完成问卷调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双录入核对后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用2000年全国人口进行标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共调查18岁以上城乡居民4 205名,其中城市居民2 097名,农村居民2 108名;男2009名,女2196名,男女比例为0.9∶1;年龄18~92岁,平均(47.)?CVD患病情况 调查的4 205名居民中,CVD患者201例,患病率为4.8%,标化率为3.9%。农村居民CVD患病率(6.8%)高于城市居民(2.8%),男性CVD患病率(6.1%)高于女性(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3、6.1,P<0.05);CVD 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8,P<0.05),见表1。表1 调查对象不同地区、性别、年龄CVD患病情况?2.3 CVD主要危险因素发生情况 调查的4 205名居民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肥胖、吸烟发生率分别为 18.0%、10.3%、2.9%、34.3%、6.4%、23.5%。其中城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发生率低于农村居民,超重发生率高于农村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吸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CVD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率(%)注:与农村比较,aP<0.05?2.4 CVD主要危险因素聚集构成情况 调查对象至少具有1个CVD主要危险因素的占63.7%(2 679/4 205),至少具有2个危险因素的占24.8%(1 042/4 205),具有1个CVD主要危险因素的占38.9%,同时具有5个CVD危险因素的占0.2%。在CVD每个危险因素个数聚集的构成中,农村居民均高于城市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 CVD主要危险因素聚集构成情况[n(%)]注:与农村比较,aP<0.05?3 讨 论CVD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7-8],是当今导致患者负担加重的主要疾病之一[9]。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模式和饮食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全国CVD患者已达2.9亿,本调查显示,辽宁省西部地区城乡居民CVD患病率为4.8%,标化率为3.9%,均高于天津市和平区[10]和江苏省海安县[11]。不同地区CVD病因由于不同的生物因素和人群特性存在差异,因而在辽宁省西部地区开展CVD危险因素的研究,对提高该地区CVD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12-13]。本调查显示,辽宁省西部地区农村居民CVD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男性CVD患病率高于女性,且CVD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均与国内的有关调查结果一致[14-17]。国内CVD患病率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且农村高于城市,这可能与农村多年的生活环境有关;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女生活和生产行为因素、社会角色及生理差异有关;老年人患病率最高,可能与人体脏器逐年衰老和危险因素随时间长期积累有关。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CVD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8-22]。本调查显示,城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居民CVD患病率低于农村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农村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薄弱、生活水平低、医疗水平差、重体力劳动、居住环境差等原因有关。CVD危险因素的聚集作用远远大于单个因素产生的作用,其会增加患者CVD的患病率。本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西部地区居民至少具有1个CVD危险因素的占63.7%,至少具有2个危险因素的占24.8%,同时具有全部被调查的CVD危险因素占0.2%。农村居民在CVD危险因素个数聚集的构成中均高于城市居民,5个主要CVD危险因素有着农村地区分布的特点。故应着重关注辽宁省西部地区农村居民,降低CVD危险因素的存在,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减少CVD的发生。参考文献[1]王冬菊.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概况及主要影响因素[J].预防医学论坛,2016(1):71-75.[2]李玉华,张云,周鹏,等.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特征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11(3):207-210.[3]王冬菊.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概况及主要影响因素[J].预防医学论坛,2016,22(1):71-75.[4]盛宇文,张一英.2015年上海市嘉定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4):285-287.[5]沈蕾,裴育,巴建明.2014 ADA糖尿病指南要点解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12(1):1-4.[6]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联合数据汇总分析协助组.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5(5):349-350.[7]谢春艳,秦晨曦,王耕,等.上海市社区退休人群社会经济地位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关系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5):500.[8]郗璐,郝永臣,刘静,等.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与高血压风险的关系[J].中华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43(4):312.[9]胡建平,饶克勤,钱军程,等.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189-193.[10]孙伟,李文玲,李凤芹.天津市和平区2010-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综合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12):953-955.[11]王小健,曹晓斌,刘海峰,等.海安县2011年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6):18-20.[12]ABU FM,BEHBEHANI K,ELKUM analysis of circulating adipokines and hsCRP associ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Arabs[J].Cardiovasc Diabetol,2014,13(1):1.[13]CARRUBBA CJ,BLAHA MJ,NASIR K,et disease risk assessment:a review of risk factor-based algorithms and assessments of vascular health[J].Curr Cardiovasc Risk Rep,2014,8(12):1.[14]陈伟伟,隋辉,马丽媛.中国心脑血管病流行现况及防治进展[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2):79-83.[15]刘德臣,时松和,朱英建,等.河南≥15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9):1349-1353.[16]李玉华,张云,周鹏,等.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特征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3):207-210.[17]姜德岭.2013—2014年青岛地区铁路职工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特征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6(5):338-342.[18]TANAKA H,UEDA Y,HAYASH M,et al.Risk factors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 Japanese rural community[J].Stroke,1982,13:62-73.[19]TAKAHASHI Y,SASAKI S,OKUBO S,et al.Blood pressure change in a freeliving population-based dietary modification study in Japan[J].J Hypertension,2006,24:451-458.[20]张岚,张庆军,李阳,等.湖北省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病流行现况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1):29-31.[21]张普洪,焦淑芳,周滢,等.北京市2005年18岁及以上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水平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7):625-630.[22]赵莹颖,游凯,张艳艳.北京市顺义区慢性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4):17-20.

文章来源:《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lnszxb.cn/qikandaodu/2021/0408/1036.html



上一篇:正式上线辽宁不动产登记业务可以在手机上办理
下一篇:基于双标图分析评价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